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国学动态 > 共治:一种政治体制的构想

共治:一种政治体制的构想

2015年04月20日 08:24:26 来源:转载“文汇报” 访问量:288 作者:钱宁

原文题目:找回另外“半部《论语》”

        孔子对“共治”的推崇,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现实的政治考量。

  首先,“共治”体制基于“仁”的理念。

  “共治”,就本质而言,是一种上下依存、相互制约的双向关系,这种“双向关系”,符合“仁”的要义。

  “仁”字由“人”和“二”组成,《说文解字》释“仁”:“从人从二”,即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。

  孔子对“仁”的解释简明而深刻:“爱人。”(《论语·颜渊22》)在现实社会中,人与人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,仁者之“爱人”,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形态:于父母,是孝;于兄弟,是悌;于朋友,是信;于君王,是忠。政治,是人与人之间最复杂的关系,“仁”在政治关系中,自然也会呈现出最复杂的形态。

  但是,无论“仁”以何种复杂形态呈现,其本质是一种人与他人之间的双向关系——有上下之分,又相互制约——这也正是“共治”体制的主要特征。

  相比之下,专制体制完全基于一种由上而下的单向关系,与孔子之“仁”,无论在理念上,还是在实践中,都格格不入。

  其次,“共治”体制中,“双向关系”的处理,遵循的是“忠恕”原则。

  “忠恕”是仁者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。忠,是求仁于内,要求自己,做到尽心诚意;恕,是行仁于外,对待他人,要能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

  “共治”体制中,无论天子与诸侯、君与臣,还是君与民,相互之间,要求做到的就是“忠恕”二字。

  值得指出的是,“忠恕”向来是对双方的要求。君王可以要求臣、民“忠”,自己也要“忠”,至少要做到“恕”。在专制体制中,“忠恕”的原则却被完全改变为由上对下的单方面要求。皇帝要求臣民“忠”,甚至“愚忠”,而自己则为所欲为,就像秦二世胡亥对赵高所言:“吾既已临天下矣,欲悉耳目之所好,穷心志之所乐。”(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)第三,“共治”体制蕴含着一种“纠错机制”,确保君王能够“克己复礼”。

  颜回问仁,孔子回答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”(《论语·颜渊1》)这里有一个问题:谁应该“克己”?一般理解是每个人。当然,人人“克己”,天下自然“归仁”,这没有疑义,不过,只有一两个人“克己”,像颜回那样,做到了“其心三月不违仁”(《论语·雍也7》),天下并不会“归仁”。那么,什么人一旦“克己”,天下就能“归仁”呢?当然,只有君王了。我想,当年颜回问的是如何使天下归仁,而孔子的回答是:关键在于君王的“克己复礼”。  君王的“克己复礼”,只有在“共治”体制——那种上下依存、相互制约的双向关系中——才有可能实现。在“共治”体制中,“礼”在君王之上,可以用来约束君王;而在专制制度中,君王在“礼”之上,“礼”只不过是君王的统治工具。

  从某种意义上说,“共治”体制是让君王“克己复礼”的“制度保证”,其中具有一种“纠错机制”。

  关于这一点,《中庸》曾有言:“王天下有三重焉,其寡过矣乎!……本诸身,徵诸庶民,考诸三王而不缪……”(《礼记·中庸》)此处“三重”,可做“多重”来解。意思是说,君王治理天下,要有多重制约:先从自我约束做起,然后要有民众的认可,还要符合先王之道……这样,君王才能“寡过”。隋代王通(文中子)对此也有评说。《中说》一书中,记录了房玄龄与其门人薛收的一段对话。房玄龄说:“道之不行也,必矣!夫子何营营乎?”薛收回答:“天子失道,则诸侯修之;诸侯失道,则大夫修之;大夫失道,则士修之;士失道,则庶人修之。……此先王之道所以续而不坠也。”(《中说·立命篇》)在孔子看来,这“共治”体制,是“三代”圣王治国之道,也是周朝数百年来长治久安的秘密之一。它使君王处于权力中心,但受到多层的制约;在维护君王权威时,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“纠错”机制。

  作为一种政治体制的构想,“共治”可以说是孔子学说中最重要思想之一,也是其“仁政”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
编辑:李志军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大庆市肇源县国学教育 特此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