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国学动态 > 中学生应该背一点国学的东西 暂时不懂不要紧

中学生应该背一点国学的东西 暂时不懂不要紧

2014年10月26日 09:44:01 来源:转载:“中国青年报” 访问量:616

“我是主张背一些东西,暂时不懂也不要紧。”近日,当代著名哲学家、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陶德麟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现状,呼吁青少年趁小的时候、记忆力好的时候,多读一些经典名著。

在湖北省社科联举行的这场“青年与时代”座谈会上,83岁的陶德麟先生面对数百青年学子现身说法,而今记性不好,昨天说的一件事或一个名字,今天就忘了,但是还能背诵六七十年前读过的一些古文和诗词。

这位武汉大学的老校长坦承,大学毕业后从事的专业并不是国学,好多年也没有认真读过中学时代读的东西,但至今仍能用文言文写作,能写格律诗,就是得益于少年时期的训练和熏陶,“其实当时也不懂,就是背下来了,慢慢成了自己的东西,终身受益”。

陶先生说,大数据时代,青少年要学的东西,比老一辈当年多得多、新得多,以至于大家都在呼吁给孩子们减负,自己赞成减负,但是什么该减,什么不该减,大有讲究。

在陶先生看来,有一个东西是千万不能减掉的,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中国语文的修养,“这个千万别减,我还主张要增加,这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根脉,你要把基因的根脉都丢掉了,数典忘祖,我们中华民族就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”。

“学习有共通的规律,反对不加分析地死记硬背,但为什么记就一定是叫做死记,背就一定是叫做硬背,这个记和背是需要的。”陶先生就此建议,小时候多读一些经典名著,读一点中国自己的东西。

座谈会上还举行了陶德麟《学步履痕》一书赠书仪式。《学步履痕》是陶先生中学作文与读书笔记影印选本,收录了其中学时期的读书笔记23篇、作文43篇,涉猎经史子集以及大量古文、古诗词,内容广泛,笔录工整细致,对当今青少年求学成长极富教育意义。

“江水即出西陵乃张其势,浩浩荡荡奔腾东下……”赠书现场,手捧《学步履痕》,武汉大学大三邹小舟感慨,“很惭愧,我学了3年国学,对经典的运用远不及陶老中学时代。”

中国青年报记者 雷宇

附:

陶德麟,著名哲学教授,博导。著有《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》、《社会稳定论》等作品。

 

编辑:李志军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大庆市肇源县国学教育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大庆市肇源二中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