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华情怀 > 常思奋不顾身,而殉国家之急

常思奋不顾身,而殉国家之急

2015年11月22日 08:49:30 访问量:252
           语出司马迁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"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,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,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,为中国人民,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李陵兵败投降。
听说李陵投降,汉武帝很生气,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。 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。
只有司马迁不这样认为,他说:“我和李陵一向没有什么交情,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,孝顺父母,友爱兵士。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,所以,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,与数万名敌兵对阵,最后由于伤亡惨重、弹尽粮绝,归路被切断才被迫 投降,是情有可原的。而且我还认为,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,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。”
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,是非不分,将他关进了监狱,施行了 “腐刑”
 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,通常有两种选择: 要么悲观消沉,要么发愤图强。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。他秉着"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"的目的,将自己心中所有的"愤"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。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,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。司马迁以个人传、纪为形式,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,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。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,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。
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,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。
(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作者)
编辑:李志军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大庆市肇源县国学教育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大庆市肇源二中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