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美文鉴赏 > 《马说》解析

《马说》解析

2009年06月06日 11:47:27 来源:大庆市肇源县国学教育 访问量:246
 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这是抗争,是针砭,是对封建统治者埋没、摧残人才的辛辣讽刺和有力的控诉。
      韩愈的文学思想中,有这样一个主张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”。他认为:“人之于言也,……有不得已者而后言,其歌也有思,其哭也有怀,及出乎口而为声者,其皆有弗平者乎?”(《送孟东野序》)
      韩愈所说的“有不得已者而后言”,或者说“其皆有弗平者”,并不都是牢骚,有所谓“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”的;但是,也有因“穷饿其身,思愁其心肠,而使自鸣其不幸”的。而《马说》就是属于“使自鸣其不幸”的。
      在封建社会里,埋没、摧残人才,是一个大问题。所谓“贤者居下,而不肖者恒居其上”,这就引起了社会上的不平。韩愈的生活经历也是如此。他一连应试四次,才考上了进士。唐制,进士及第,还必须参加吏部的考试,及格后才命之为官。韩愈考上进士是不容易的,可是,又三试于吏部都没有及格,一直在京师住了整整十年,始终没有得到一官半职,这自然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。对于这种不公平,韩愈当然要作“不平之鸣”了。
      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”《马说》一开头就是不平和牢骚。为什么要说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呢?这句话的意义,不在于它的正面意思,而在于它的弦外之音。言外之意就是说:世上没有伯乐那样识马的人,虽有千里马,也只能被埋没,永远不会被发现。
      伯乐,传说是天上的掌马星。春秋秦穆公时,孙阳善相马,故称孙阳为伯乐。有人把伯乐注解为名孙阳,这是不确切的。此处的伯乐,指善于识马的人。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中的两个“有”字,含义不同。前一个“有”字,当有没有的意思讲,后一个“有”字,就引申为发现的意思了。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,就是:“世上有伯乐那样识马的人,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。”(这里赏析较深,仅供参考——C注)
      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。如果第一句话还只是一种不平和牢骚,那么,这句话便是一种愤怒了。所谓“千里马常有”,就是说任何时候都是有千里马的。“而伯乐不常有”,则是说识马的伯乐,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。这也是弦外之音,言外之意就是说,在现实生活中,根本就没有识马的伯乐,这还不是对现实的一种愤怒的否定吗?
      在现实生活中,既然根本就没有识马的伯乐,那么,虽然是名贵的千里马,也就“只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”,不能以千里马见称于世了。这自然不是千里马的过错,而是人的愚蠢。对于这样愚蠢的人,不言而喻,只配给他以轻蔑!
      “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”。千里马不同于一般马,例如它一次能吃光一石料粮,因此,不能用对待一般马的办法来对待千里马。可是,“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;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”这自然也不是千里马的过错,而只能责问那些愚蠢的人!
      “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不能通其意,执策而临之,曰:‘天下无马’。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。”这是抗争,是针砭,是对封建统治者埋没、摧残人才的辛辣讽刺和有力的控诉。
     《马说》通篇是喻意,它寄托了作者的愤懑、不平的情怀,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埋没、摧残人才,进行了讽刺、针砭和控诉。
      《马说》的结构,也十分精巧。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,是从正面提出问题的。然而笔锋一转,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,便从反面展开起议论来了。第一段写千里马的命运:“只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”。接下去便自然而然地写到了千里马的遭遇,最后,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,其中有讽刺,有反问,有慨叹,抑扬反复,淋漓尽致。无怪乎自《马说》出,伯乐识马,便成为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一句成语了。

编辑:李志军
评论区
网友(2010-3-5 19:25:36)

好,多榭了

回复 支持[0] 反对[0]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大庆市肇源县国学教育 特此声明。